1. 2015年2月3日
  2. 3上一期  下一期4
  3. 按日期查找
第XZA18版:城事策划

  1. 版面导航
2015年2月3日
http://www.mnw.cn          闽南网
就本报报道的圆山新区将建闽南生态文化博览园一事,漳州市城乡规划局回复:
正修编规划 建设将集多元于一体

闽南生态文化博览园九湖片区鸟瞰图
漳州市政协委员刘建生

N海都记者 苏禹成 胡婧 周杨宁 白志强 文/图

核心提示 去年两会期间,本报报道圆山新区将建闽南生态文化博览园(详见本报去年1月1日相关报道),一时间关于闽南生态文化博览园如何建设、将建设成什么样子,引来众多市民关注。

同年6月,漳州市城乡规划局出炉闽南生态文化走廊示范段修建详细规划(详见本报去年6月25日相关报道)。

不过,这只是闽南生态文化博览园的“冰山一角”,一年过去了,究竟闽南生态文化博览园规划建设有何进展呢?

昨天,漳州市城乡规划局回复称,目前,大原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提交了《漳州闽南生态文化博览园概念性规划》(第三稿)的修改成果,《闽南生态文化博览园概念性规划》正加紧修编。初步规划建设主要包括:“五馆一歌”、漳州工艺美术城、工业文化遗产博览城、小吃一条街、南山寺景区等内容。

【重点回顾】

闽南生态文化博览园集多元于一体

提案回顾:针对圆山新区将建闽南生态文化博览园,民盟漳州市委员会曾提出,要多征求多听取专家学者和文化界人士的意见、突出闽南传统特色的建筑风格、集中展示与推介漳州特色的闽南民间艺术与传统特产、动静结合展示闽南民俗文化等建议。

办理进展:漳州市城乡规划局答复称,目前,大原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提交了《漳州闽南生态文化博览园概念性规划》(第三稿)的修改成果,《闽南生态文化博览园概念性规划》正加紧修编。

闽南生态文化博览园的建筑设计将根据区域位置与园区发展产业内容相结合,打造有特色的城市组团。建筑风格将参考明清历史街区的建筑风格,集闽南传统民居风格与南洋风格为一体,涵盖亭台楼阁等建筑类型,融合唐宋风格的街巷格局和自然风貌,根据功能区的不同设计既独特又适用的区域建筑风格,建设集传统文化、生活创意、休闲旅游、工艺美术、商务会展于一体的闽南生态文化博览园,初步规划建设主要包括:“五馆一歌”、漳州工艺美术城、工业文化遗产博览城、小吃一条街、南山寺景区、文化图书城、龙溪轴线特色街区、文化创意产业园、未来文化体验区和水主题文化公园。其中,相关内容如右。

初步规划建设的部分内容

“五馆一歌”:包括城市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艺术馆、城市规划展示馆和歌剧院。

漳州工艺美术城:挖掘漳州传统工艺美术(含诏安书画长廊、南靖龙山漳窑瓷、九龙壁雕刻、八宝印泥展、水仙花雕刻艺术展)及结合国内外工艺品鉴赏交易,集中打造工艺展示、鉴赏、交流与贸易为一体的漳州艺术交流聚集区。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歌仔戏、芗剧、木偶戏、木版年画、剪纸、棉花画等民间艺术),设置民间艺术民俗文化展示区。

工业文化遗产博览城:结合片仔癀中药、皇后化妆品的生产过程,以及南山寺与片仔癀深厚的历史渊源,进一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对部分厂房进行“退二进三”改造,作为片仔癀文化展示馆、展销中心等。

南山寺景区:对南山寺及烈士陵园景区进行保护性修缮,整治及美化周边环境,沿南山路建设佛文化体验区,成为闽南地区重要的宗教朝觐场所、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龙溪轴线特色街区:延续龙溪轴线,在龙溪轴线500米范围内建设闽南特色街区。结合龙溪轴线保护范围内的姜园亭、下庵村、后山村、九湖村等村庄整治改造,打造以展示漳州本土文化为主旨,体现闽南民间建筑风格,闽南生活形态、民俗节庆、民间小吃、夜市文化等为主题的休闲体验民俗文化村。

未来文化体验区:以百花村为依托,延伸花卉产业链,建设内容包括云端产业链、未来厨房花疗美食、花疗SPA、婚礼场所、百花民宿、花园度假村等,与七首岩文化公园结合,给市民、旅客提供一个身心净化的地方。

今年多个旅游集散中心将投用

提案回顾:去年,民建漳州市委员会提出,应该尽快启动漳州的游客集散中心建设,各地都有自己的旅游集散中心,为游客提供全方位、一条龙的服务,建议在动车站周边规划建设融合交通与旅游集散功能的游客集散中心。

办理进展:漳州市旅游局透露,目前漳州市游客集散中心正在筹建中,位于漳州动车南站广场的漳州临时旅游集散中心已开始运营,而华安、漳浦2个旅游集散中心也已在今年相继投入使用。此外,芗城区(漳州古城)旅游集散中心、东山游客集散中心(东山岛)、平和游客集散中心、长泰县马洋溪游客集散中心、台商投资区游客集散中心(规划中)等正在进行前期规划准备工作。

漳州将成立疾病应急救助基金

提案回顾:九三学社漳州市委员会提出应该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基金,完善医疗保障体系,针对个别弱势群体如民政救济对象、“三无”人员、残疾人和因下岗、失业、退休所导致的生活贫困者,以及部分低收入的在职人员,无任何医疗保障,由于这部分人身体状况差,发生高额医疗费用的概率大,一旦发生重大(突发)疾病时,医疗费用支出负担沉重,无法享受正常的医疗保障待遇的问题。

办理进展:海都记者从漳州市卫生、财政等部门获悉,目前漳州已将《漳州市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管理办法》上报漳州市政府,将救助基金纳入市本级财政预算,基金规模为100万元,并视今后形势发展需要进行调整安排。按照财政体制,漳州县级各自设立本级疾病应急救助基金,并将其纳入当地财政预算。

【委员视线】

刘建生:

医者仁心,用独特视角看民生

在漳州,他治好了很多人的眼睛,而他,用自己的眼睛,找寻着漳州的民生视点。

他是刘建生,是“感动”过漳州的“最美医生”,也是漳州市政协委员。

在芗城区通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眼科诊室里,每天都挤满了患者,他们大多数是慕名而来的。

刘建生还是漳州白内障复明工程专家小组成员,也是漳州市眼科的学科带头人。

因此,刘建生每天都很忙。从医40年来,刘建生一直坚守在最基层的医疗单位,也有过大医院想高薪聘请他,但都被他婉拒了。刘建生说,只有在最基层,才能更直接地接触病人,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纵使工作忙,但刘建生会经常抽时间走街串巷。

“我这几年一直在关注的,就是政府拆迁后,如何解决回迁户的问题。”刘建生说,城市为了发展,要征迁,很多老百姓都很配合,政府也承诺拆迁户在一定的时间内回迁,可是时间到了,很多拆迁户都没能实现回迁安置,这其中有开发商自身的原因,但政府要做好监管,拿出措施,要言而有信,“建议政府可以出台一些措施,比如开发商建商品房时,要按比例建安置房等”。

除了回迁问题外,刘建生还关注过连家船上岸、古城建设、公交出行、市民就医难、弃婴收养、漳州火车站“黑车”整治等问题,写过提案或提过建议,不少提案都受到重视,政府部门出台了相应的措施。

成为漳州市政协委员18年,刘建生提交过近百件提案。

今年,刘建生关注什么?他说,他关注一个老话题,停车难。但他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个问题。“停车难不单单是停车位少的问题,事实上市区道路上有不少停车位,但市民都停不了车,因为很多商家用反光锥、石头、废弃摩托等,霸占门口的停车位,市民没有黄线停,只好违停,一违停就交罚款。我认为,整治停车难,交警不应该一味地对违停罚款,还应该对停车线被霸占进行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