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5年11月30日
  2. 3上一期  下一期4
  3. 按日期查找
第A22版:体育/星闻·气象

  1. 版面导航
2015年11月30日
http://www.mnw.cn          闽南网
□“桑兰被质疑撒谎17年”追踪
桑兰:考虑赴美取回录像带

桑兰两天发三条长微博回应

N澎湃 新民

海都讯 上周,新华社发表长文,质疑桑兰17年前的指控没有依据。接连两日,桑兰在个人微博连发6条博文,其中3条长微博连番反击。昨天,桑兰表示,在与录像带持有人联系中,考虑赴美拿回录像带。

桑兰发第三条长微博:我不能因身体残障而示弱

桑兰表示,事实是新华社、被告甚至自己都没有看到视频录像。桑兰称,在没有取得这盘录像带的情况下,她愿意在第三方的监督下,接受测谎仪对其进行测谎。

她透露,目前还在与家人协商,毕竟去一趟美国,亲自去见他(录像带持有人)还有很多不确定性,更不知道他是否会拿出这盘录像带。而这笔花销对她来说,也是不菲的。他们已经准备再次联系他,看他进一步的态度,虽然这个案子打不下去了,但为了自己的名誉,也要去努力一下。

28日晚,桑兰在第三条长微博中再度表明立场,称:“我不愿意和新华网撕,但因为名誉受损,我不会沉默,更不会软弱。你们提供了这些截图,使我一次次地回忆,我不再惧怕那个瞬间!因为,我并不残疾!大家说得对,我不能因身体的残障而示弱!我是一个和你们一样的人。我不会像某些人一样,满嘴污物!”

要将桑兰“赶尽杀绝”? 新华社回应: 这是一则跟进性的新闻

对于新华网与桑兰的这场争论,白岩松等媒体人也表明立场,以态度作为公器,各有情绪。为什么在这个时间节点?又为什么偏偏咬着桑兰不放?当真如主人公所认定,有人要“赶尽杀绝”吗?记者昨日采访了新华社相关人员,他们落落大方地回应:“这是一则跟进性的新闻,持续性长的新闻。并不是和桑兰过不去。我们的立足点,是新闻本身。”

“从她一出事开始,我们驻纽约的报道员就一直跟着这条新闻。包括之后的上诉、撤诉,一系列动态等。”来自新华社的声音称,此条线的记者一直关注着桑兰事件的进展,“最近又发现,一位美国运动科学家公开了他的结论。其实他的文章早在今年上半年就已经发表了,但因为他并不是受人关注的科学家,而且其文章是在个人博客中更新,所以我们并没有在第一时间跟踪到这条新闻。”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