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林继学 通讯员 阎戈照 文/图
音乐能带给人快乐 学钢琴不要太功利
记者:如今,很多家庭重视培养孩子的文艺素养。无论是音乐、绘画、舞蹈或体育,大家都想让孩子学一点。从您个人或家人学音乐的角度看,学音乐对人的成长有什么益处?以怎样的心态来学音乐,对孩子更好呢?
周晓凡:说到音乐对人的益处,我先说说我父亲的经历以及音乐给他的影响。我父亲是一名中学音乐老师,也是泉州市管弦乐团的指挥,从我4岁开始,父亲就教我学习钢琴。
我父亲人生很坎坷,11岁就失去双亲。但是,他始终保持乐观心态,这些和学习音乐是分不开的。父亲喜欢音乐,音乐让他快乐,使他性格乐观,甚至是他的精神支柱。他学音乐出发点很纯粹,就因为喜欢,是不带任何功利的。后来,父亲要我学钢琴,也从没要求我们一定要走音乐路。他只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从音乐中收获快乐,能通过音乐来抒发情感、排解情绪,培养毅力,这是学音乐很重要的益处。当然,益处还很多,弹钢琴时,手脚并用,眼睛识谱,耳朵听音乐,内心歌唱,这样子对开发左右脑很有帮助,还能锻炼人的思维。
所以,孩子、家长要调整好心态,不要抱很重的功利心学钢琴,这样子对孩子的成长很不利。学习钢琴必须持之以恒、耐心、刻苦,如何在枯燥的练习中保持孩子的兴趣尤为重要。要善于通过乐曲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他们感受音乐的美,孩子喜欢了,有兴趣,才能用心学,让孩子们在学习中发现美。
多带孩子听音乐会 多倾听孩子的演奏
记者:在乐器学习中,家长能为孩子做什么呢?其中,最重要的,家长要注意什么呢?
周晓凡:多带孩子去听音乐会。我到美国时,看到很多家长带孩子去听音乐会,而且大人小孩都能用心去听。但是,在国内,经常听到家长说,“孩子太小,他们还听不懂。”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因为孩子小时候,对音乐的感受力是很强烈的,一定要抓住他们这个黄金年龄段,多给他们听一些高品质的音乐会,因为对孩子的音乐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在学习中尤为重要。
学习音乐时,特别是钢琴,要帮孩子找到音乐交流的平台,这个平台可以是习奏会,也可以是比赛、考级。通过各种平台,让孩子有展示的机会,通过表演使孩子们增强自信心,给予足够多的鼓励,通过耕耘获得收获和掌声是他们学习的最大动力。
在学习过程中,家长要经常陪伴孩子,做他们最好的听众,倾听他们的演奏。每次看到《音乐之声》时,我都特别感动,全家聚在一起,以音乐相伴。因为钢琴是一门表演艺术,它需要有听众,如果家长都不愿意倾听,孩子也没有倾听自己演奏的习惯,音乐又如何去打动更多听众呢?
莫总关在琴房练琴 好作品提升音乐感悟
记者:在您的论文《内心听见能力在钢琴演奏中的培养》一文,提到钢琴演奏要“以情感作为媒介”,您比喻说“没有感情的弹奏,也将和没有任何营养价值的调料一样……”这一点对任何艺术应该都适合,请问青少年要如何增进情感体验,更好地推进才艺学习呢?除了增进情感体验,学乐器还有什么比较关键需要注意呢?
周晓凡:无论是音乐、美术、舞蹈还是文学作品,想要更好地理解、演绎作品,都需要先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创作者的经历,才能增进情感体验。
就钢琴而言,每次演奏都要先了解作品背景和历史。欧洲钢琴艺术发展经历5个历史时期,有巴罗克、古典、浪漫、印象和现代,不同历史时期,钢琴的演奏风格各不相同。如果学习钢琴,不去了解这些背景,就难以演绎不出作品的内涵和精神。
同时,要增进音乐情感体验,孩子不要总关在琴房里练琴,还应多走出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家长要带孩子去看博物馆的艺术品、绘画作品,因为艺术是相通的,多看好的艺术作品,不仅视觉审美能力得到提升,对音乐也能有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另外,演奏时,要达到情感的融入,还需要孩子们通过一些图片、资料多了解作品的内涵,也可借助书籍、报刊了解作者的心路历程,这样在情感上才能更接近作者,对作品的内涵更能达到感同身受,自然而然能把情感融入到演奏中。
当然,学习任何乐器,最关键的就是坚持。孩子在学乐器的时候,要培养孩子的耐心和毅力。遇到困难,孩子容易退缩,这不奇怪,但家长要引导、要鼓励,不能孩子退缩时,家长就跟着放弃。
坚持很重要,还体现在课后练习。学乐器,课后练习不可或缺,经常是一个礼拜学一次课,那么课后要靠孩子每天练习,才能得到成效。有的家长可能会说,让孩子学习钢琴,只是培养孩子业余兴趣,不一定要那么投入。其实,这样的心态是错误的。因为在我看来,可以业余学琴,培养一样兴趣爱好,但是,学琴时的态度不要业余。只有专心、用心地学琴,才能从弹琴中得到快乐。从钢琴中领悟美妙和快乐,那将是人生的一章华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