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6年12月1日
  2. 3上一期  下一期4
  3. 按日期查找
第T08版:学生记者·专刊

  1. 版面导航
2016年12月1日
http://www.mnw.cn          闽南网
从武术学校到以文为主,武为辅的一站式全寄宿综合性学校
剑影实验学校:完成华丽转身

练武术操
校训赫然在目
学做闽南菜
阅读
学生宿舍
学生们在做实验

N海都记者 曾小琴 胡艺桑

海都讯 提到泉州剑影学校,如果你还认为他仍是一所武术学校那你就错了。实际上,该校早已更名为“泉州市剑影实验学校”!名字改了,办学模式也变了,如今的剑影,早已转型成为一所以文为主,武为辅的综合性学校。不仅如此,该校还忧家长之忧,实行全寄宿制教学管理模式,不但缓解家长每天接送孩子、为孩子辅导作业的烦忧,而且,借寄宿制之便,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和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看清风细雨,观亭林落日,听朗朗书声,嗅浓浓书香,赏校园风光,走长才之路。成立于1994年的泉州剑影实验学校,就朝着这个家长和学生追求的理想校努力。

习文尚武 崇德守纪

走进泉州市剑影实验学校,教学楼前16字校训映入眼帘。习文尚武、健身广智、崇德守纪、爱国爱民,浓缩了学校的办学宗旨和办学特色。“习文尚武”校训,表达的正是剑影学校已经不再是从前武术为主的教学模式,变为更侧重学生文化课程、综合素质的培养,并辅以武术强身健体。

操场上,学生们正在做武术操,一招一式彰显力度。教室外,学生们朗朗读书声声声入耳。校园逛了一圈,深深感受到该校办学者的用心——教学楼、办公楼、学生餐厅、学生公寓、健身训练馆错落有致;网络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安全监控系统、校园广播系统、图书馆、理化生实验室等校舍场馆、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学校党支部书记江中声介绍,学校力求多方面,尽可能为学生营造高起点、优质、安全、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据该校教育品牌拓展部部长庄重称,剑影实验学校既重视文化学习,也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校严格按照现代化教育教学理念办学,所有课程均按照教学大纲开设,全面开课,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社会科学课等一门不缺。此外,学校还有丰富多彩的综合运动会、文化周、艺术节、辩论赛、英语演讲比赛等等。

早读晚修 无缝对接

小学一天八趟来回接送,晚上作业还要督促完成,不少双职工家庭表示心有余而力不足。而剑影实验学校的寄宿制教学管理模式,正好解决了家长们这方面的后顾之忧。

据江中声书记称,学校秉承“以优质的教育服务让学生享受成长的快乐,以优异的教育质量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的理念,非常重视对自习及课余时间的管理和利用。从早自习到课间操、课余时间到晚自习,都做到无缝对接。

具体说来,早自习25分钟,班主任老师或语文老师全程管理督促,诵读国学经典和古诗词,推行书香校园文化建设。晚自习从星期日到星期四,都安排有相应的学科,科任老师到班辅导,以答疑为主,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钻研精神。

课余时间,学生们可以回到宿舍,由学校统一放映优秀电影,既休息娱乐,也增长知识。课间操时间,学校集体做中国功夫操;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学校全面开放体育场馆和图书阅览室,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拓展学生的知识和视野。

每天晚上,学生们就要参加晚自习,完成当天的作业,并做好当天课程的预习和次日新课的复习。班主任或学科教师会到班级,辅导孩子们功课,着力加强培优辅差工作。

幼小衔接 培养习惯

作为一所寄宿制学校,剑影实验学校特别注重从学生的自理能力抓起。小学一年级入学的那个暑假,剑影学子均可免费参加为期两期的幼小衔接夏令营。不同于一般培训机构的小学一年级数学、拼音的学习,剑影实验学校则侧重于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夏令营期间,学生都需住校,学校安排了与小学相衔接的作息时间,以保证学生们一开学便能适应小学的学习作息时间。

该校小学部教务处主任黄荣杰介绍,幼小衔接暑假班,学生们早上起床,要求自己叠被子、自己系鞋带等日常生活技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洗漱、吃饭等,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和养成规律的作息,重点不在于小学知识的灌输而是教孩子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以适应集体生活,更好地做好幼小衔接。

小学升初中的暑假衔接班,学校则注重知识方面的提前介入,为孩子们提前适应初中的学业作准备。这时学校会开设语文数学、英语学科方面的课程,巩固小学知识的同时,介入些初中的知识点。与此同时,学校还开设国学课程,培养学生的礼仪意识。

吴女士的女儿现就读于泉州市剑影实验学校初二年。打从小学一年级,她女儿便就读这所全寄宿学校,至今有七年多了。家住丰泽区,身边也有不少不错的学校,之所以选择剑影实验学校,吴女士称,她同学的孩子大她孩子一届,该同学极力推荐这所学校,而她也留意到,同学的孩子确实自理能力、学习等各方面都很OK,有了身边效应,经深思熟虑,她也报了这所学校,发现孩子生活、学业方面都很自觉,压根不需要她操心,这让吴女士深感当时选择明智。

校本武术 强身健体

从剑影武馆到综合型教学的学校,泉州市剑影实验学校是否仍保持着武术课程特色呢?记者学校走了一圈,发现在学校的办公区、教学区与宿舍区布置相应的文化特色板块,有“武术十美德”的阐释,有武术名人的介绍,也有各种武术谚语、套路、精彩故事的讲解。

“在不影响正常文化教学的基础上,学校仍保留着武术健身的校本课程”,庄重介绍,在庄昔聪校长的领导以及学校老师与教练积极参与下,该校创编了《中国功夫操》、《中国成语武术操》、《联手拳》等专属的校本教材,并结合传统的武术拳谱、兵器谱等文献资料,建立了一套适合中小学生学习锻炼、涵盖面广的校本课程教材内容体系。同时,学校根据校本教材以及各年龄层次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的发展特点,实施分年段、分层次武术教学。从小学到初中,每个年级的学生每周都固定有户外武术技能与室内武术理论的课程。

据了解,从1989年剑影武术馆的成立一直发展到今天的剑影实验学校,武术一直作为校本文化教育特色传承下来。

“学生们通过每天的武术操练习,培养他们养成经常锻炼的意识和习惯,身体更加健康,足够的户外运动,协调性也更好,同时养成了吃苦的精神,学校学生近视的学生也很少”,庄重介绍称。

品德教育 潜移默化

作为一所综合性学校,泉州市剑影实验学校也重视学生礼仪方面的熏陶。虽礼仪课程并没有专门的课程设置,但是学校则利用学生集会时间,开展礼仪教育。该校中学部政教处主任郑设程介绍,结合学生近期的突出不良表现,由以往的命令式教育,改为引导式教育,在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中,学生欣然接受。

原来,根据学校的安排,初中部每两周有一次的学生集会时间。集会前,学校会相应地开展安全疏散演练、消防地震演练等自我安全保护,引导学生们遇到危险时如何逃生。

集会时,老师会根据近期的学生表现,有针对性开展教育活动。郑设程称,比如说近期有学生下课出现相互追赶的不良习惯,学校则以相关的礼仪为主题,通过演讲式的主题讲话,跟学生谈修养,并结合典故等故事性内容引导学生,将原有的命令式教育改为引导式教育。

再比如,学校对中学学生实施了德育量化考核评分细则,明确规定了奖分项和扣分项。其中,仪容仪表方面也纳入考评制方式,引导学生注重自己的言谈举止。郑主任举例称,比如说,穿拖鞋(晚自习除外)、背心或打赤脚进教室上课者,每次扣1分;在教学区把运动鞋当作拖鞋穿者,每次扣1分。男生留长发每次扣1分,染发者(染成黑色除外)每次扣2分。经教育不改者,每天加扣2分。

[专访]

全寄宿校 家校互动也频繁

作为一所全寄宿学校,泉州市剑影实验学校如何华丽转身,又是如何开展加强家校互动呢,为此,本报记者专访了泉州市剑影实验学校校长庄昔聪。

记者:作为泉州市第一所民办学校,提到剑影,很多家长仍停留是一所“武术学校”的思维定势,能谈谈学校是如何从武术学校向培养综合性人才的全寄宿校的华丽转身吗?

庄昔聪:不错。提到剑影学校,有许多家长会仍然把它定格是一所“武术学校”,专练武术的。其实这是很大的误解。剑影学校的前身是剑影武术馆,创办于1988年。那个时候,我在培养武术人才的同时就意识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从武馆走出来的学生,仅仅具备一些专业的技能,缺少文化知识的学习以及其他一些基本的素质与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开始脱离专业竞技领域走向社会,往往因为没“文化”、综合能力低下而无法真正立足,渐渐被社会所淘汰。

于是,“由馆变校”——让剑影培养出来的每一个孩子都能学有所长,全面发展,为将来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的想法开始在我心中酝酿,而后呈现出来的,就是1994年剑影武术学校的正式成立。因此,从剑影学校创办开始,就不是以锻炼武术为主的,而是完全按照省里颁发的课程标准,开足开齐全部课程,与其他公办学校的课程设置是一致的。比如省颁课程要求各个学校必须开设语文、数学、音乐、美术、体育,这些课程我们都有,并且为了培养学生们的兴趣,让孩子们各方面的能力都能得到全方位的培养,我们还增设了英语、电脑、科技、综合、思品、心理等课程。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多增加了一门武术课,这是作为我校的办学特色和作为校本课程来设置的。希望大家通过对剑影更多的了解,可以把“剑影仅仅是一所培养孩子练武术的学校”这么一种思维定式转变过来。

记者:学校更名的背后,学生课程设置上有哪些变化,如何平衡教学大纲与武术教学的关系?

庄昔聪:2013年,我们正式更名为“剑影实验学校”,这是一个质的提升和飞跃,课程方面是没有变化的,仍是以符合国家教育大纲的规定开设,注重素质教育。经过20多年的办学积累,我们已经形成了自己完整、科学的管理体系,拥有一支强有力的师资队伍,掌握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质量很高,剑影学校已经成为一所市级的示范学校。特别是我们把武术文化作为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日常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均有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所以,剑影的孩子都是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武术文化的熏陶,武术的学习与锻炼并没有占用他们日常学习的时间,所有的课程均可以正常进行。

记者:现代教育讲究家校互补,提倡学校教育的同时,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那么作为一所寄宿制学校,你们如何填补家庭这方面的教育?

庄昔聪:是的,现在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确实,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虽然是寄宿制的学校,但并没有与家庭教育脱节。首先,为了让孩子们有更多的时间可以同父母交流沟通,同时也让父母可以更好地直接参与孩子们的学习成长,我们实行了寄宿时间上的改革——从每两周放假一次改成现在的每周都放假。把周末留给父母与孩子,给他们留下亲密接触和交流沟通的时间与空间。我们主要是考虑到周末家长也才比较有时间来关照孩子。而周一到周五,孩子寄宿在学校,不但能够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也可以减轻家长的负担。比如照顾孩子三餐的吃饭,接送孩子上学,辅导孩子做作业等,都是家长的难题。特别是对一些工作比较忙,单位工作制度较严,或是自己做生意的家长,我们这种寄宿制学校正是他们最理想的选择。其次,我们以班级为单位,逐级往上组建起了学校的家委会,每个班级的家长都参与到其中。家委会搭建起了家长与学校沟通的桥梁,可以直接参与到学校的各项事务中,让家长们都能及时地了解学校的现状和班级的情况。而学校或者班级都会利用孩子寄宿在学校的时间开展各种类型的主题活动,有条件、时间允许的家长都会受到邀请来参加,同孩子们一起感受学习的乐趣,共同成长。而且,我们每个班级还有自己的QQ群,微信圈,家长们都能通过网络直观地了解到孩子们每天的学习生活、成长点滴。所以,尽管我们是寄宿制的学校,家长们对孩子教育及成长的参与度还是非常高的,不用担心家庭教育与学校的教育脱节了。